“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异国他乡每到国内传统节日的时候就格外感叹,说到端午节,泰国也是要过端午节的,关于泰国的端午节,早期源自于从潮州、海南、广东等地区移民泰国的华侨,他们把中国的传统习俗也一起传播到了泰国。端午节在泰国叫做“芭掌节”,粽子的味道会在中式口味基础上加一些当地的饮食特色。泰语发音的“芭掌”就是潮州话“肉粽”的译音,也是当时的华侨带过来的叫法。在泰国,端午节是当地华人保留至今的中国传统习俗里应该算是比较重要的节日了。
在中国,粽子有南咸北甜之分,风味大不相同。泰国华人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雷同的食材清单上。虽远离故土,他们还是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因地制宜地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泰国有咸粽和甜粽,即“吉掌”和“芭掌”。个头小,扎成串的甜粽叫做“吉掌”,而个头大、用料丰富的肉粽就叫做“芭掌”。泰国人吃粽子“吉掌”一般会伴着糖吃,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凉粽。喜欢甜食的朋友还可以在食用时加上泰国特色的椰汁,可谓是甜上加甜,让人不禁垂涎三尺。
有些没有馅的“吉掌”看似简单,但是制作过程却很讲究。糯米要用榴莲皮制作的天然碱泡上近十几个小时。包好后必须用沸水煮上近4个小时,才会让剥开之后的糯米没有颗粒感,并且弹性十足。而另外种粽子“芭掌”和中国南方的肉粽类似,但是用料却更加的丰富,主要有:板栗仁、香菇、鲜肉、白果、腊肠、芋头。
包肉粽用的糯米也是非常的特别:要用花生还有一些特殊的泰式香科,翻炒之后才能使用,还会用粽叶浸泡糯米,让米吃起来更香,肉粽也更加入味。泰国有些地方还会搭配着生菜一起吃,一口菜包一口粽,非常的特别。
端午除了历史意义以外,更多的是家人逢年过节的问候。所以就算身处他乡在端午这一天也别忘了互道安康,品尝粽子。